[關鍵性事件]
大家好,我是角爸。
今天由我來說說,從我(照顧者)的角度來看角媽(BPD)的一些日常故事。
昨晚正好也就發生這麼一個關鍵性的事件,以角媽的角度,她感覺不深,但對我來說卻是意義重大。
所謂關鍵性事件就是一種故事的轉折點,好像起承轉合的轉,這個轉折不一定代表好事或是壞事,但卻是整個故事改變了走向,改變了原先的氛圍,這樣一個很重要的轉彎處。我們有很多類似的形容詞在說明這件事,比方說「轉戾點」、「下一個轉角」、「分岔口」。我們人生有許許多多的關鍵性轉折在改變著我們的人生走向,這都是原本的我們從未料想到的。因為要是料想得到,他就會是原本道路上的那條線,就稱不上轉折或是轉戾點了。
昨天是這樣的一天。角爸我像平常一樣的上班,角媽像平常一樣的在家裡帶孩子。但我們兩個人因為前一天晚睡,精神狀況都不是很好的狀態,但也稱不上太差,只是一種低能量的警示。而正好前天我們角哥跟外婆出去玩一天,過夜之後隔天才回來。角弟呢?雖然沒跟出去玩,但現在正值會扶著東西走路,行動力擴展到立體區域(上下爬沙發桌子)的好動時期。
本來角媽平時就是帶兩個小孩之餘還會持續和我保持聯繫,我們隨時都在交換家裡的狀況與公司的狀況,讓彼此都像是跟在對方身邊一樣。而這一天下午角哥剛被外婆帶回家來,被外婆疼愛兩天讓角哥吸飽了寵愛之氣,回家之後遇到弟弟反而開始不悅了起來,什麼都不想跟弟弟分享,也不想讓弟弟靠近。搞得角媽有點憂鬱,覺得事情怎麼變這樣。而角弟到處跑,兩個小孩不同調讓角媽更加分身乏術,而我也正好上班稍忙一點,沒辦法隨時即時的安慰與安撫她的心情。於是角媽在某個時刻在訊息上告訴我。
「我其實狀況不太好」,
我說「怎麼了?」「發生什麼事嗎?」
角媽開始敘述家裡混亂的狀況。
我說「辛苦妳了,特別今天這麼累又這樣。」
「希望角哥只有今天這樣~明天應該會好一點」
大致上說了這些,角媽就有好一點點。
直到我晚上回到家。
我們一起抱角哥角弟去洗澡。角媽先幫角哥洗,我在馬桶蓋上抱著角弟待命,等等角哥洗完換我帶角弟洗。
角媽聊天聊到外婆跟小舅都在稱讚角哥的新髮型很好看,很像是外面剪的(角媽自己幫角哥剪的,所以很有成就感),說得頗開心。然後我就說「嗯哼」。我在聽她說話,本來我以為她還要繼續說,還沒聊完。
但角媽停了一下,說「你都不稱讚我一下喔?(指她幫角哥剪頭髮剪得很好這件事)」
我說「喔,我一直都知道妳剪得很好啊。」
角媽說「可是你剛剛只有『嗯哼』。」
我說「這就是表示認同啊,我一直都會稱讚妳。」
角媽說「我只是問你這一次,我不是問你之前有沒有稱讚我。」「你這就好像今天吃過飯了,難道以後就不用吃了嗎?」
我心裡知道,角媽的敏感期(狀態)來了,所以我要開始小心了。
我回「我知道妳都會剪得很好,所以這次我只是沒說....」
角媽插嘴說「你就是這麼不想稱讚我嗎?連稱讚一聲也這麼吝嗇嗎?」
我停了一下,說「我很抱歉剛剛沒有馬上稱讚妳,妳剪得很好啊」
角媽繼續快速說著.....後面我就沒再說話了,因為這是一個說什麼可能都會不對的狀態。
我回想著我畫的故事,想著同理心的台詞,想想有沒有可以用的,我現在該說什麼比較恰當,腦子裡一邊想著,但一邊也覺得累。我今天已經上班一天(雖然不是很累的工作),回到家也很盡心盡力的幫忙照顧小孩了,我哪裡做不好了,為什麼還是會這樣?心裡忍不住都還是有這些念頭浮出來,但我知道這些不能說,因為只會讓事情更糟。
之後我的正負能量一直處於中間,只能盡量不說話,但也想不到什麼同理心的話。
我們兩個開始不說話。
角媽將角哥洗完就抱出去處理,繼續睡前流程。我幫角弟洗。洗完出來幫角弟吹乾穿尿布衣服。角媽把角哥處理好讓角哥在房間自己睡,角媽出來泡角弟的晚安奶,過來把角弟抱過去餵,我就開始收拾地上的玩具跟茶几上的一團亂。
我們都沒有說話。
以過去的經驗,角媽是不會在兩個人沒說話的時候,自己轉念的,過去經驗是角媽會持續在不高興的那個位階,等著我的下一個訊號或是下一個表態,如果我有軟化,她就還是會持續說個幾句,如果我沒有軟化,那就肯定會再次吵起來然後情緒越漲越高。
但今天不一樣。這次不一樣。
當我收拾完客廳,去上個廁所出來,我想把角弟抱過來哄睡(角媽比較沒力氣,抱角弟太久,手就會鐵手),就在我伸手過去要抱角弟的時候,角媽手也伸出來,摸著我的手,說「補不,對不起。」
我心裡一下子放鬆了,雖然這對於很多普通人只是普通的時刻,但這一個動作是角媽的第一次。
不是說角媽第一次道歉,也不是角媽第一次對我做這動作。
是角媽第一次在這個階段,冷戰階段,敏感期剛過完的冷戰階段,有理性或有同理心的自己轉換了剛剛生氣不滿的念頭,轉而去想了事情的前因後果,而覺得我(角爸)也很累很委屈,剛剛是她太敏感。有這樣的自我覺察。
這是她的第一次,也幾乎可以說是BPD變得不像是BPD的一次。
我自己覺得這是一種爆炸性的躍進,我心裡很高興她首先和我道歉,然後說「你辛苦了」,我當然也馬上和她說「沒有啦,我不辛苦,也很抱歉我剛剛也沒有注意到妳的心情。」
到這裡我就知道我們好了,「we cool.」
這是第一次角媽在敏感期剛完的冷戰階段,這個過程就自己轉念了,也許在很多人當中,這件事自然到一個不行,但我卻知道這原本是幾乎不可能出現在角媽身上的事,我雖然也想著總有一天角媽會變成這樣,但我也沒預料到是這一天,而且這是不能去抱有期待的念頭的。
這件事當然反應了我和角媽的互動與時時的演練起了效果,角媽最近開始在粉專與社團和同為BPD的人的對談也有幫助,她試著在幫其他BPD的人解惑的同時,也是在幫自己複習一遍「生活中各種覺察」「自己也要有同理心」。
就像是小老師教其他同學,自己的這個科目也會學得比較好一樣。
所以其實這整個環境都是她的助力,我們也時時在以努力、進展為目標。練習覺察,練習同理。這些都會在某個瞬間有了效果。
我很驚訝,但也慶幸。雖然角媽自己沒那麼強烈的覺得自己不一樣,但在我眼裡這都要換了個人似的。「妳還是角媽嗎妳?」
很高興,所以在這邊跟大家分享。
要謝的太多了,所以謝天謝地謝大家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延伸閱讀
邊緣性人格親友互助會社團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groups/323265491353712/?ref=share
吃醋?多疑?情緒失控?其實這不是你本來的樣子,最常見但最鮮為人知的心理疾病-邊緣性人格障礙:https://youtu.be/hz7YmVqHmz4
如何與邊緣性人格障礙溝通:https://youtu.be/sEjA2TWNiSs
邊緣性人格少女貼圖:
https://line.me/S/sticker/8427229?lang=zh-Hant&ref=gnsh_stickerDetail
#邊緣性人格 #邊緣性人格障礙 #邊緣型人格 #邊緣型人格障礙 #境界性人格障害 #精神疾患 #精神分裂 #人格障礙 #人格疾患 #人格違常 #解離症 #精神病 #精神官能症 #憂鬱症 #健康 #疾病 #邊緣性人格少女 #獨角動物 #獨角獸媽媽 #獨角獸爸爸 #角媽 #角爸 #邊緣人 #吵架 #line #貼圖 #wunicorn #bpdgirl #bpd #borderlinepersonalitydisorder